今天是:
文章详细
当前位置: > 课程中心>
专业化技术路线下的学校进阶(一)
发布时间:2020-08-07 来源: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:0
 

一所建校近60年,在传承与发展中艰难前行的老城区学校,如何围绕课程与教学实现有效突围,达致变革与复兴的三年规划必然需要专业的支撑和引领。2019年9月起,十亩园小学迎来了学校发展的新阶段,如何先让一部分老师做起来,持续做,做得专业,学校请来了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张斌研究员,开启了专题讲座与现场参与融合的特色培训活动,让老师们在深度体验中收获专业成长“共创 共生 共荣”的快乐。

  基于张博士《课程纲要编制的再思考》的理性认知,十亩园小学课程与教学“雁形队”成员分成五个学习小组,在交流讨论,共同合作中完成自己的第一个“专业作品”。在评价过程中,张斌博士高屋建瓴、深入浅出的专业指导,诱导老师们在感悟中修改,使大家对学期课程纲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。专业提升的脚步永不停歇,在后续的校本研究和实践中,学校分学科进行了学期课程纲要专业文本设计,并在张主任的指导下形成了十亩园小学学期课程纲要评议框架。

  做起来,持续做,做得专业。在编制《纲要》的研习过程中,老师位在从“课”到“课程”的观念转型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,更重要的是对学期课程纲要的持续认识对老师们的“学科专业话语体系”意识与能力起到了促进催化作用。为什么课上课下总觉得时间不够用?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!核心还是对目标的分解与权衡不到位,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立场去规划设计,没有真正符合学情。教师该做什么,哪些是不必要的劳动,需要我们在学习活动设计中体现出来。在不平等的目标系列中,以难点的突破为切入点,兼顾一般目标和重点目标,要对一节课能实现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。在知识分类和认知过程上下耐心细致的研究功夫,形成对学科核心素养由低到高的序列,这是一个真正的专业化技术路线。

  开学第一天,要把编制好的学期课程纲要与学生分享,甚至发送给家长,在教研组的交流中实现再完善再循环。十亩园的老师如是说。

 

上一篇:我院课程中心主任张斌为第五期挂职访学班学员讲座 下一篇:专业化技术路线下的学校进阶(二)

版权所有:  鲁ICP备16004198号-1 

地址: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—1号 后台管理   

Baidu
map